“保健食品双无换证”指南:企业必看的换证要点与注意事项!
“保健食品双无换证”是指对历史上由原卫生部等部门批准、但注册证书中“无有效期”和“无产品技术要求”的保健食品(简称“双无”产品)进行集中换证审查的工作。此举旨在规范保健食品行业管理,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统一监管标准,保障产品质量安全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定义与背景
1. “双无”产品的定义
“双无”指保健食品注册证书中未明确标注有效期,且缺乏符合现行法规的产品技术要求。这类产品多为早期审批遗留,需通过换证补充完善信息。
2. 换证背景
o 法规完善:随着《食品安全法》《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》等法规更新,需将旧批文与新标准衔接。
o 质量安全:通过换证审查核实配方、工艺、技术要求等,确保产品安全有效。
二、换证范围与过渡期
1. 适用产品
过渡期(2023年8月31日起5年,至2028年8月)内仍在生产或销售的国产及进口“双无”产品。
2. 例外情况
o 未持有效生产许可的产品需先取得许可再申请换证。
o 过渡期后未完成换证的产品将转入常规审批程序,可能影响正常生产销售。
三、换证流程
1. 申请与提交
o 注册人需按变更注册程序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申请,并准备材料(如配方、工艺、标签样稿等)。
o 进口产品还需提供境外厂商资质、委托书等文件。
2. 省级部门审核
由核发生产许可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具意见,确认产品实际生产情况符合现行要求。
3. 技术审评与审批
审评机构依据法规开展审评,符合条件者换发新证书(注册号更新为“国食健注G/J+年代号+序号”),不符合者可重新申请。
四、关键要求与注意事项
1. 产品名称
需符合现行命名规范,保留原名称需合理说明,调整名称时需标注原名称至新证书到期。
2. 安全性评估
o 原料用量或种类超标的,需提供长期食用安全性论证报告。
o 含新原料的产品需补充安全性评价材料。
3. 功能声称调整
功能声称需符合2023版《保健功能目录》,不在目录内的需申请调整或替换。
4. 转让技术风险
建议先完成换证再转让技术,避免因配方或技术要求变更引发纠纷。
五、意义与影响
通过换证,企业需更新产品技术标准、规范标签标识,监管部门可强化后续监管,消费者则能更清晰识别合规产品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如需了解具体申请材料或流程细节,可进一步查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《在产在售“双无”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》及相关政策解读。
注:以上内容均由AI搜集总结并生成,仅供参考。若您期望获取专业服务,请致电400-070-1617进行咨询。